秘書長通告2746

致 :全體會員
由 :秘書長彭一邦、副秘書長鍾志斌
日期 :2025年9月23日

回應《2025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於9月17日發表第四份任內《施政報告》,本會政治及公共行政委員會及經濟事務委員會同日就報告進行討論,並已致函行政長官提供本會的回應及建議。

本會早前向政府提交的建議書中,下列11項於《施政報告》中有所提及:

經濟
1. 發展海島旅遊
2. 完善山徑遊、綠色旅遊配套
3. 促進航運業發展
4. 建設智慧城市—制訂三維城市模型

北部都會區
5. 加強高等院校與創新產業交流合作

法律
6. 培育更多專業國際調解員

青年議題
7. 加強推廣青年國際交流

醫療
8. 擴闊中醫服務範圍

文化藝術
9. 鼓勵公私營合作 令資金多元化
10. 善用空置歷史建築或校舍 改造博物館或創意中心

銀髮經濟
11. 推廣銀髮健康科技和樂齡科技

報告內容具體全面,且多項政策精準應對香港現正需要的發展策略,本會非常支持,特別是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加強高級公務員管理責任;經濟方面,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並制訂優惠政策包,促進招商,在鞏固香港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社會方面,不論是土地房屋政策、醫療及社會福利、教育或文化藝術都作出細緻的規劃,反映政府著力改革、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的決心。本會亦就《施政報告》的重點作出以下回應: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強化治理體系:
1. 喜見政府宣布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加強高級公務員管理責任,銜接司局長政治問責與執行政策的公務員行政問責,相信可以推動部門首長建立有效的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升部門效率。

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
2.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支持政府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並下設三個工作組,分別負責設計發展營運模式、籌建大學城及規劃加快推進北都發展。本會欣見政府將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訂立北都專屬法律,亦會引入快速審批制度,以降低工程成本並縮短工期。

3. 本會早前提出加強北都高等院校與創新產業交流合作,例如學生可到研發總部實習。喜見政府接納建議,提出研究把香港優勢學術領域與產業深度結合發展的路徑,相信可以打造北區成為科研及創業的搖籃,以吸引年輕人、科研和專業人才在區內定居工作,提升區內經濟活力。

產業發展和革新:
4. 全球科技創新日新月異,香港也需在創新科技領域取得突破。欣見政府採納本會建議,積極培育創新企業,並持續提升數碼應用,將在2025年完成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項方案」,提升公共服務的用戶體驗和部門的運作效率。

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
5. 本會曾建議政府為本地航運企業提供具吸引力的稅務優惠,喜見政府將在2025年底前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建議,為所有用於出港船舶加注的甲醇提供關稅優惠;還將加強優化現時為海運服務企業提供的稅務優惠措施,包括為船舶租賃商引入新的稅務扣除安排,以及計劃2026年上半年展開相關法例修訂程序。

6. 隨著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調解在國際間受到日益重視,樂見政府接納本會意見,培育更多專業國際調解員。通過舉辦國際會議、專業培訓、實習計劃等,爭取香港青年和法律人才參與國際調解院工作,為香港培育更多國際調解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7. 政府推進建設具競爭力的低空經濟生態圈,透過制度創新與技術突破,令香港成為低空創新應用的核心樞紐。本會曾建議政府實施跨境低空經濟,研發新的「監管沙盒」項目,喜見政府在此範疇繼續部署,推出進階版低空經濟「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進一步擴大和豐富低空飛行活動的應用範圍,涵蓋跨境路線、低空載人飛行器等技術複雜度較高的應用場景。

8. 樂見政府接納本會意見,加強推廣青年國際交流,例如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為青年提供更多參與國際組織實習及國際會議的機會,加強他們的國際認知和理解。本會亦支持政府舉辦高峰論壇,匯聚各地青年來港交流,並透過本地考察活動推廣香港,增加城市活力及國際影響力。

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
9. 政府銳意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協同發展,提升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為經濟注入新動力。樂見政府在此範疇著墨甚多,包括重塑表演場地功能布局,推廣演藝盛事,又發展遊艇經濟,增加約600個遊艇新泊位、放寬遊艇訪港要求,並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及「北艇南下」措施。此外又積極開拓中東及東盟旅遊市場,促進清真認證,提升香港旅遊吸引力。

安居生活 關愛共融:
10. 本會支持政府為了讓市民安居生活,著力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未來10年將準備足夠土地以滿足私營房屋12.6萬個單位的需求,並且會繼續造地,未來10年將準備好約2600公頃可供發展土地。而值得嘉許的是,本屆政府經過3年多的努力,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已縮短整整1年至5.1年。

11. 為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及效率,政府宣布將逐步根據國家認證標準,推展建設中風中心和「心血管疾病綜合醫療中心」,可望改善病人存活率,後者更能透過跨專科協作,為需要跨專業支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綜合心血管疾病診療服務。

12. 喜見政府推出措施支援中小企,減收非住宅用戶50%的水費及排污費1年,每戶每月寬減額上限分別為10000元及5000元,預計約26萬個非住宅用戶受惠,相信可減輕營商壓力。此外,豁免小販、食物業、漁農業、酒牌等營業牌照及許可證首次簽發或續期費1年,預計逾6萬持牌人受惠,本會對此惠民政策表示支持。

13. 政府同時不忘保障勞工及持續推動經濟發展,除了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2至3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支持本地建造業,又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提出優化「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資格要求,包括實行更嚴格的人手比例,由現時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為基礎計算,改為以申請職位計算,此舉可望在僱主輸入外勞與本地勞工之間取得平衡,並且緩和本地勞工失業問題。

14. 樂見政府接納本會建議,擴闊中醫服務範圍,分擔西醫的工作量,例如推動醫管局中西醫協作服務發展以探索涵蓋更多中醫優勢病種範圍,包括擴展「膝骨關節炎治療」項目至所有醫院聯網,以及開展「紓緩治療」先導項目。

如有垂詢,敬請聯絡本會秘書處(電話:3620 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