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會提交「2025施政報告」建議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日前向行政長官提交《施政報告》建議書,就經濟、房屋及土地供應、社福政策等範疇提出意見。隨著香港面對新的經濟挑戰與發展機遇,本港需要抓緊機會,將香港打造為盛事之都,促進旅遊業復蘇,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加強支援弱勢社群,改善醫療人手不足問題。期望這些措施將共同推動香港邁向更具競爭力、更具吸引力的未來。

盛事經濟是政府重點推動的一環,專資會建議設立國際盛事辦公室,協助海外活動主辦單位應對香港的複雜法規,簡化跨部門批核流程,在推廣、牌照等提供支援,並提供誘因吸引海外單位來港,提供優惠政策和資助,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演唱會及運動賽事等大型活動來港舉行,同時與酒店、餐飲等業界協商,推出套票優惠。

此外,專資會建議政府主動競標國際MICE(會議、獎勵旅遊、大型會議及展覽)活動,爭取更多國際大型會議落戶香港,期望帶來高消費的過夜高端商務旅客,增強香港的國際形象。

為促進旅遊業蓬勃發展,協會建議放寬一簽多行和一周一行,發展多元化的旅遊模式,例如海島旅遊、山徑遊、文化電影旅遊等,並加速擴建碼頭及基礎設施等,推廣綜合水上運動及酒店;為了配合「四山宣傳」,建議推出綠色工作發展基金,為從業者提供旅遊培訓,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推廣生態旅遊,改善山徑配套設施和交通等。

開拓文化電影旅遊方面,建議多發掘以香港獨特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活動,例如搶包山、舞火龍等節慶活動,讓遊客體驗具香港色彩的本土文化,亦建議提供後勤支援及財務激勵,吸引海外製作公司選擇香港作為拍攝地點。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需要提升航運載力,建議調整飛機停泊費用,吸引更多航班來港,並優化使用第三跑道,降低長途航班的營運成本。為了減輕旅遊業的經濟壓力,協會建議政府向本地商戶提供財政支援或補貼,例如暫時豁免3%的酒店住宿稅,降低住宿成本,吸引過夜旅客。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全靠穩健的金融體系,專資會建議優化境內企業赴港IPO上市備案與核准機制,減少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的成本和不確定性,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其次,建議政府善用互聯互通機制,提升港股IPO市場和一級市場的流動性,優化港股二級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市場流動性,吸引國際資本,逐步覆蓋境外和境內人民幣參與港股IPO,大力促進更多境內外企業來港上市。

創新科技的突破能提升競爭力,本港可借鑒新加坡的經驗,制訂三維城市模型,建設智慧城市,整合本地的3D地理資訊系統(GIS)、三維空間數據系統(CSDI)等,預測人口增長與土地需求。另外,為了提升「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的成效,建議政府鼓勵獲資助企業與本地大學、研發中心及初創企業加強合作,推動高端技術的商品化。

在房屋及土地供應方面,建議特區政府遊說中央支持鬆綁,放寬高才通「閉環式」在本港置業,吸引他們留港發展,既能推動香港房地產市場回升,也能避免資金外流;亦建議加快審批「人才公寓」流程,吸引發展商興建更多人才公寓,降低在港居住門檻,增加外來人才來港的意願。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發展的新引擎,專資會建議精簡行政程序,例如向新註冊或遷入北部都會區的企業,提供首五年利得稅減免,重點鼓勵高新科技、綠色金融和高端製造業進駐,提供稅收優惠或基金補助,吸引企業在北部都會區設立總部或研發中心,促進區內產業升級。

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院舍輪候時間過長,需加快興建護老院舍,增加院舍宿位,縮短輪候時間;此外,學童自殺個案近年有上升趨勢,建議審視課程及學習強度,調整課業安排,減少學業壓力,並加強學校社工服務。

公營醫療人手不足,協會建議把部分病人由公立醫院分流至私家醫生,由政府資助貧困病人(例如領取綜援人士等)到指定私家醫生診所就診,或者以「病人共付」的原則,由病人支付部分費用;另建議政府邀請私家醫生,免費或以收取車馬費的方式到公立醫院協助診症,並且引進境外醫生舒緩人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