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閒聚」之「古琴淺談」

活動:「專資閒聚」之古琴淺談
日期:2012年10月9日

古琴藝術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值得我們認識、保存與發揚光大。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常務副會長於10月9日早上應邀出席「專資閒聚」擔任分享嘉賓,分享近年鑽研古琴的所見所聞所知。

盧偉國常務副會長是一名工程師,亦是名「音樂人」,自幼喜愛音樂,除自學口琴、簫、笛、二胡、秦琴,亦有學習琵琶、色士風、喉管等樂器,更投入研習粵曲唱腔、拍和,以及古琴。

古琴在中國文化上佔有崇高地位,是「琴棋書畫」藝術之首,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盧偉國常務副會長指它是中國最古老樂器之一,在《詩經》關雎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鹿鳴亦有記「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古代人會用古琴追求心儀女子或以琴瑟音樂招待朋友。亦有說古琴是由虞舜發明,《禮記樂記》中「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證明古琴已有三千年歷史。

盧偉國常務副會長續指古時文人、士大夫彈奏古琴以陶冶性情,與大自然溝通,而天子祭天時則會用以奏樂。古琴又稱「七弦琴」,結構與大自然關係密切,例如琴面有鳳眼、額、頸、肩、腰等部份,而琴底則龍池、鳳沼等兩個共鳴位,古琴不同部份的名稱均崇尚大自然。

我們今天能欣賞到醇厚低沉的千年之古琴樂聲,盧偉國常務副會長認為有賴古人把樂曲編撰成文字譜,而最早的古琴譜以文字記載,以二十字至三十字來描寫一個音節,其後出現簡潔的「減字譜」。相傳一部由孔子所作之古琴譜《幽蘭》現於日本,中國已把該譜複印收藏。

盧偉國常務副會長認為當一個國家經濟改善,人們將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他憶述1999年曾到北京拍賣會看畫,古董價值仍處於低位,碰巧遇到一台清朝古琴,結果成功以底價兩萬元人民幣購得。近十年內地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富裕,對古董、藝術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價格飈升至天價,其中古琴譜價格更可高達億元。

中國近年更有越來越多內地學生學習彈奏古琴,盧偉國常務副會長認為香港學生亦應學習中國音樂藝術文化及歷史,從中尋找興趣,一同為中國寶貴文化的盛傳貢獻一分力。


瀏覽相片集